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大学这位院士为何这么牛

您当前的位置:环亚科技网新闻正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22 15:44:38  阅读:8542+ 作者:责任编辑NO。石雅莉0321

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新中国,有着45年党龄的孙晋良,笑称自己是纯粹的“中国制造”。近50年来,这位“从未喝过洋墨水”的科学家,...

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新中国,有着45年党龄的孙晋良,笑称自己是纯粹的“中国制造”。

近50年来,这位“从未喝过洋墨水”的科学家,在国外重重封锁中“白手起家”,率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事业等重大项目的特种材料,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通过这位“国产科学家”的故事,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代科技工作者如何为国奋斗,能够正常的看到“中国制造”怎样一步步迈向自主可控。

「在基层沉淀一下,有机遇就抓住,没有就储备知识、提升能力」

上观新闻:听说您小时候是个爱好文艺的孩子?

孙晋良:可以这么说吧,因为我小时候确实喜欢唱歌。

到明年1月我就74周岁了,能够说是跟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那个时候,小朋友要到9岁才可以戴红领巾。一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后,我就报考了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队。那一年想进的人很多,最后招了3个,我很幸运地成为1/3。

上世纪50年代,很多国外宾客、国内的领导人来上海都会来看我们表演。一到节假日,就是我们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我过得很充实,也锻炼了自己的见识和胆量。

上观新闻:您后来是怎么“弃文从理”的?

孙晋良:尽管喜欢唱歌,但我有更大的志向。一开始,我喜欢文学,喜欢写文章,语文老师对我也挺欣赏。但后来,我对数理化的感情“来了”。

高中的时候,我尤其喜欢化学。所以,高考的时候,所有的志愿都填了化学系。化学听上去似乎很无趣,其实化学很有意思,读化学,脑袋特别好使,对成长也有帮助。

上观新闻:1963年,您考上了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了工厂。您作为当时很“稀罕”的大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吗?

孙晋良: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到农场去锻炼了。锻炼一年半后,我就去了上海缝纫机一厂。

来到缝纫机厂,车间里的工人师傅们对我这个大学生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我能为改变车间的面貌出力。

当一个人没有受到重视时,往往会觉得怀才不遇,充满失落感。而一旦获得了奋斗的舞台,需要施展才华时,又会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之浅薄、知识面之狭窄。

我虽然是个大学毕业生,但图纸看不懂,车间里的工具也不会用。可是,大家认为大学生应该什么都懂。我又不能“回炉再造”,于是只能逼着自己去自学。白天要工作,只能晚上看书。那时候不像现在,想查什么上网都查得到,那时到图书馆查资料还要开介绍信,挺麻烦的。我一边看资料,一边建卡片,以备日后用到。日积月累,我的卡片积了一大摞。

在缝纫机厂,我的工作是喷油漆。我不会喷油漆,可是会造油漆。于是我运用所学专长,把原来的喷漆工艺改成了静电喷漆,原来溶剂型的油漆改成了水溶性的油漆,改善了操作环境。还设计了一条100多米长的生产流水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观新闻:现在您怎么看自己当初的这段经历?

孙晋良:工厂的岁月虽然艰苦,却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好地方。

在缝纫机厂的三年半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以后搞研究工作很有帮助,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每个人因为自身条件和经历的不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会有差异,但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探索,包括学习基础知识、学习他人的经验,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在磨炼中提升自己。

我现在还不时回顾自己的这段经历,有一个深切体会: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有事业心、进取心、创造心,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在有些年轻人可能有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我很希望他们能在基层沉淀一下,有机遇就抓住,没有就储备知识、提升能力。

「跟在别人后面走没有出路,强大国防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上观新闻:您是何时开始接触碳/碳复合材料的?

孙晋良:1974年,我被调到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专门做特种纤维。第二年,领导安排我主持一项国家重大国防工程———研制防热耐烧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模量大、耐烧蚀、抗热震等特点,在高温状态下具有优良的强度保持率,是较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关键材料。

研究院接到任务后商量了半天,决定让我担任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当时的我,还不到30岁,从心里来说是不太敢接受任命的。包括我在内,项目总共配备了8个人。其中,两个本科生,两个中专生,两个业余大学学生,还有两个工人。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水平是“上不了台面的”。但好在都还愿意干事,所以凑在一起成立了项目组。

我虽然是个“新兵”,但考虑再三还是接下了任务。记得刚到研究院的时候,一位老技术人员跟我说:“每次干事情,都应该有这么一个信念,就是不要仅仅作为一个成员参加,而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组长。碰到一件事该怎么做,自己想一套办法出来,再看看人家是怎么想的、组长是怎么想的。长期这样比对下去,就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的理解是,他是在提醒我,不要老是想依靠别人,而应该学会主动思考、换位思考。碰到挑战,要有担当意识,要自己想办法,尽可能把事情做好。

上观新闻:研制防热耐烧碳/碳复合材料,难点在哪儿?

孙晋良:上世纪70年代,我国碳纤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碳/碳复合材料技术又严格保密,能够借鉴的资料非常有限。你不知道这种材料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只知道要达到很高的性能要求,比如抗烧蚀、抗热震、耐冲刷等等。

于是,我们想方设法从织物入手提取关键纤维原材料,合成了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专用树脂,进而逐步攻克材料的致密、材料开裂等技术难关。

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失败和挫折。比如,材料往往做得差不多了,基本成了,一处理它就裂了,全部没用了。我们反反复复,做了数不清多少次的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产品,满足了航天和国防工业的急需。而且,我们的所有材料全部国产化,所有的复合工艺与技术都是自己研究的,所有的装备也是自己设计的。应该说,真正做到了“中国制造”自主可控

我最骄傲的是,我们研制的材料,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交付使用后没有一个出过问题。使用单位的人都说:“用你们的材料,设计加工起来得心应手。”我们还可以实施不同的工艺来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可以自豪地说,在质量方面,我们是很过硬的。

上观新闻:研究过程中想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吧?

孙晋良:当时的工作场所温度很高。每天早晨都要外出用“黄鱼车(脚踏三轮车)”把冰块运进来,放到一个大桶里,再用电风扇吹着降温。

有一次,我因为接触到某种材料而引起皮肤过敏,浑身肿痒,脸部严重水肿。医生劝我暂时离开实验室,但正值实验的关键时期,我还是硬挺了过来。

实验过程中,会分解出一些气体。好多人嫌我们“毒”,都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但我们还是坚持做下去,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没有出路的。要有强大的国防,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令人兴奋的。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观看火箭发动机试车的时间,是1979年12月。当开始倒计数的时候,我紧张得落泪了。按现在心脏情况,肯定受不了。当时烧了好几十秒,我感觉时间怎么那么长。中间有一个火星冒出来,我也跟着跳了起来。时间一到,我赶紧冲到发动机边上,看看还可以;转过身又奔到控制室去,看看推力曲线怎么样,一看曲线正常,悬着的心彻底落下来了。

后来,我就有意识地分批安排项目组成员去看试车情况,一个是让他们感受下现场的氛围,另一个就是要他们重视质量。试验条件越是苛刻,质量越是要过硬。

「在大型科研攻关领域,单打独斗或许能行一时,但不可能行千里」

上观新闻:您所在的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孙晋良:我的母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是上海大学的前身之一。2000年,当时的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找我谈了三次话,希望我回母校工作,以加强上大在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力量。在各方的推动下,我们碳/碳复合材料项目组整建制调入上大,成立了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2001年,我们中心自主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及纤维增强骨架材料科研生产线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线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相关配套科研生产能力,使学校成为我国同时具备纤维增强骨架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科研生产能力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们已形成一支由50余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涉及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气等多个专业。团队里,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我总体负责,一部分人员负责工艺,一部分人员负责设备,每项工作都很重要。

40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坚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管理流程,没有一次因材料问题影响发射试验。今年,团队喜获两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更加令人鼓舞。

上观新闻:这个团队可以说倾注了您的全部心血?

孙晋良:是的,我们这个团队像一家人一样,有战斗力,有凝聚力。

在大型科研攻关领域,单打独斗或许能行一时,但绝对不可能行千里。一个科研团队,不仅要各个学科背景交叉,而且要做到分工有序、高度融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这个领头人要有奉献精神,要跟大家能够相处得来。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产业用纺织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部委下达的科研任务,很多研究成果配套应用于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包括为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号与天宫一号、二号对接提供了配套材料。

去年5月,我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成功发射。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喷管喉部的烧蚀状态最为恶劣,温度至少有3000摄氏度。因此,必须研制耐高温、耐烧蚀、耐冲刷的复合材料。我们研制的喉衬材料,达到了各项技术方面的要求,质量过硬,保障了“重庆两江之星”成功发射。

上观新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您觉得还可以怎样进一步发力?

孙晋良:仅就新材料而言,我们尚未达到全面先进的发达状态。但在国际高科技的竞争中,不少方面能够独树一帜,并日益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这是我们再出发、再进步的基石所在。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的团队一直在研究碳/碳复合材料。随着技术的进步,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性能也提高了不少,但不变的是团队成员对它的痴迷和执着。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派生出了很多新材料,包括碳/碳—金属复合材料、碳/碳—陶瓷复合材料等。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研究空间正在逐步扩大,未来大有可为。

上观新闻:在培养青年人成长成才上,您觉得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孙晋良: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在我们团队中,老一辈总是默默地在后面推上一把,让年轻人冲在第一线,把机会和名利更多地留给年轻人,创造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环境

例如,工艺方面原来是任慕苏老师负责,现在就更多地交由年轻人来担当。老是我们冲在前面,年轻人就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年轻人推上去,这样才可以真正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就年轻人的自我成长而言,我希望他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打好基础,重视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要有抱负、有理想,能够有意识地为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要见异思迁;

四要有团队精神,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五要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不断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重视学科交叉;

六要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不要走歪门邪道,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手记∣越跑越快,越跑越欢

在科研的这条攻坚路上,“上大人”上天入海、自强不息。孙晋良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孙院士像一匹骏马,越跑越快,越跑越欢,获得的成果也慢慢变得多”,这是外人的评价。“人品好,技术过硬,能以身作则”,这是团队成员对他的赞誉。

1979年,20多岁的任慕苏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很多部门都要她去,可她就认定了一条路———跟着孙晋良搞科研,原因是“孙老师人品好,待人真诚”。这一跟,就跟到了现在。

在年轻教师的眼中,孙老师淡泊名利、热爱科研,有舍小我而顾大家的人格魅力。作为学术带头人,他甘为人梯,把机会和名利更多地留给年轻人;他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与承担科研项目,以提高他们的战略眼光和提炼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工作中,孙晋良总是鼓励大胆创新。他说:人家做过的、做得很成熟的,坚决不做,要做就做自己的东西。

一次,有位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直接搬来国外研究者加氢气的做法。孙晋良当即提醒学生不要迷信西方,更不要偷懒,而应该努力找出一条更加安全、高效的路径。最后,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和推理,从实验反应分解过程中捕捉到了可通过的微量氢气。

孙晋良还十分重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在沪苏浙等地的多家单位、企业里,都能看到他带领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调研与联合攻关的身影。

精益求精的背后,孙晋良却一度饱受颈椎病的折磨。医生建议他及早进行颈椎手术,但他舍不得“浪费时间”,只是采用物理方法,一边工作一边保守治疗。

随着颈椎病日益压迫神经,他不得不进行手术。可就在手术前几天,他还戴着厚重的颈托,认真听取研究生的作业汇报。手术后不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面对荣誉,孙晋良总是说:成绩是大家的,是团队的功劳。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成员再攀科技高峰、再创“中国制造”辉煌的干劲更足、斗志更旺。

『孙晋良』1946年1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上海大学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